常言说,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学习,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,提高学习效果,将来更容易成功。但是,有些专业,即使孩子有特长,还要看社会需求与市场行情。比如,一个英语很好的同学不一定要报英语专业。如果他的数学不是很差,可以选择计算机类的专业。因为,当前市场上,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多,竞争非常激烈。但是,既懂计算机英语又很好的复合型人才很缺乏。用“英语特长”去竞争“计算机人才”,远比用“英语特长”去竞争“英语人才”更具优势。
实际上,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注意到这些问题,在新生中模糊专业的概念;也有一些院校允许新生入学后,经过专业教育再选择专业。
很多第一批院校因为人们都比较熟悉,考生一般好做比较和决定。但到了第二批、第三批院校时就普遍感觉有些犯难了。第二批、第三批院校建立时间一般都不长,最多十几年。此外,这些院校的结构也比较复杂。对于这些学校,人们普遍缺乏清醒直观的认识,填报这类志愿的时候往往是跟着感觉走,以为填报哪所学校应该都差不多。一些新兴高职院校,办学理念新、专业新、校舍新、标准高、投入大、实力强。如果到这些学校去实地考察一下,或登录它们的网站仔细浏览,就会发现比很多二本院还要优越。不管怎样,对于二、三批次志愿的填报更加不能随意,要对自己负责。 (杨利)